百名校长话改革 | 践行新高考理念 培育新时代栋梁

来源: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   发布日期: 2025-05-13T08:46:03   浏览量:

2025年是河南新高考落地实施之年。为全面展示我省高考综合改革经验成果,我们特别推出百名校长话改革专题,邀请全省百名示范性高中以及本科高校负责人聚焦高考综合改革,谈认识、话体会、聊经验、谋发展,用篇篇文章呈现改革智慧。快来一起品读佳作,来一场思想碰撞吧!

  

践行新高考理念  培育新时代栋梁

邓州市第一高级中学校长  贾明章

 

2014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打破传统文理分科局限,优化高中教育培养模式,以期为高等教育发展筑牢多元化人才基础,满足人才强国与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需要。

当前,产业革命与科技革命如火如荼,人才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旨在持续培养结构合理、品质优良、敢于创新的人才队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

2025年河南将首次迎来新高考。邓州一高通过近年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有了一些基本体会与思考,也遇到了不少困惑,现交流如下。

一、必须加深对国家多元化招录政策的理解,优化育人理念。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

一是吃透新政策。争取打通各个升学途径,多渠道开花结果。要努力做到能够享受政策红利,克服各种困难,精准施策,分类推进。

二是优化顶层设计。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名校的“校长工程”,可以借鉴外地名校经验,学校团队建设与机制保障分类推进,初高中立体贯通,全程育人。先注重自主学习力培养,注重培养学习兴趣、爱好、特长,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阅读、思考、表达、选择等),注重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构建好高中课程体系并认真落实。注重过程,科学规划,夯实基础,全面发展,培养能力,优苗早培。

三是培优精准,课程育人。对标国家政策,对标高校录取渠道,做到学科竞赛、强基培优、常规教学个个发力。以融合课程促进优生培优为理念,多元化课程,多样性选择,给予学生最大的课程选择自由,国家教材校本化,校本教材特色化,有融合课程,专题课程和冲刺课程,设置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竞赛课程,确保培优多元化。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是重视文化育人,发挥德育教育的润泽功能。坚持以文化建设统领学校发展、坚持“挖掘潜能,张扬个性”的办学特色;把系列德育活动贯穿教育始终,重视立德树人。

二、必须开阔教学眼界,优化课堂教学和教研工作

一是多维度对标高考,把握高考方向趋势。教师备课人手一份《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复习每节课时,先研究课标,看课标提示,再对照《高考评价体系》要求。为了更好地落实课标,各备课组每次命制试题都要与课标对照,搞清楚课标所要求的高考是如何考的,要把研究的结果,提交年级组。向真题要准度,每位高三老师开学初,都要集中教研高考真题,然后参加学校组织的“解真题大赛”。注重学科考试的方向研究,如生物化学学科,每年都注重研究核心杂志上的热点问题。

强基工作是县域高中的弱项,我校逐步尝试以我校老师为主,向外与名校老师联合,采用内力外力结合,线上线下结合方式,推进强基学科学习。

二是追求课堂实效。创新课堂模式,注重师生互动,提质增效。坚持少讲多悟,讲在关键处,讲在得分处,讲课过程有合作探究、变式训练,限时检测环节,训练思维,固化考点等。

三是教研内容精准,反复打磨。教师教研层面,每次备课做到,一是向内求答案:老师要反复问自己,国家要考什么,学生需要什么,我们该如何教?二是向外求方法,老师们深研课标,梳理出新老高考的变革之处,逐一对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宽管理思路,强化精神引领,优化奖惩机制

管理措施需细严结合,条块交融。完善规章制度,保证教学与管理各环节与层级都有章可循。重视团队建设,注重价值观引领:如在校工作,做什么为荣,做什么为耻;强化精神培育:以奋斗者为本的精神文化;完善制度保障:如多劳多得,优劳多得,待遇向一线,向关键岗位,向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倾斜等,引导老师们有情怀感,忠诚教育,以校为家;有光荣感,有冠必夺,追求卓越;有责任感,立德树人,爱生如子;有境界感,为国育才,点化生命,保证了老师们干事创业旺盛的精气神。坚持过程与结果相联系,每月按教学常规检查,综合量化评价。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看法和思考。全省教育同仁定会干字当头,拼字当先,砥砺奋进,以勇往直前的改革精神,以主人翁的担当精神,以时不我待的拼搏精神,践行新高考理念,为国育才,为党育人。

 


分享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