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长型思维,在困境的寒冬里寻找春天
郑州市第七十四中学 赵倩
星星老师:
您好!
我是一名高三男生。随着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我内心的恐惧也愈发强烈。年前那场考试,我的成绩简直是一塌糊涂。过年走亲访友时,看着优秀的哥哥姐姐,再看看学业糟糕、停滞不前的自己,一想到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我的心情就像坠入了冰窖,充满了无助和难过。整个寒假,我丝毫不敢松懈,即便春节当天,我也在埋头苦学。可寒假即将结束,测试成绩却没有明显提升,这让我备受打击。我感觉自己辜负了全家人的期待,甚至觉得人生都失去了方向。
星星老师,希望您能帮帮我,给我一些建议。
迷茫的小杰
小杰同学:
你好!
收到你的来信,我能深切感受到你在高三阶段的迷茫与焦虑,那种对成绩的担忧,对辜负家人期待的愧疚,我都能深深地共情。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在寒风中咬牙坚持前行的少年,内心充满焦虑却依然不肯放弃。你的努力、你的挣扎、你的无助,我都看在眼里。今天,老师想和你聊聊成长型思维,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帮你找到前行的力量。
一、你的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成长
你说自己寒假埋头苦学,却感觉成绩没有明显提升。这让我想到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的一句话“努力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人的能力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和经验不断发展的。努力并不是为了立刻看到结果,而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
你可能觉得“成绩没提升=努力白费了”,但事实并非如此。每一次你翻开书本,每一次你咬牙坚持,你的大脑都在悄悄发生变化——神经元在建立新的连接,你的思维在变得更敏捷,你的抗压能力在变得更强大。这些变化可能暂时无法体现在分数上,但它们是你未来成功的基石。你可以尝试记录成长日记,写下你克服困难的瞬间,也可以在睡前多问问自己:“我今天比昨天多学会了什么?”每天去记录和肯定自己微小的进步,哪怕只是一个单词、一个公式。
二、失败不是终点,而是成长的起点
你提到年前考试成绩“一塌糊涂”,这让你感到无助和难过。但我想告诉你,失败并不是对你的否定,而是你成长的机会。成长型思维的核心就是,把每一次挫折都当作学习的机会,而不是对自己能力的判定。
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研究发现,那些最终成为顶尖高手的人,并不是天生比别人聪明,而是他们更善于从失败中学习。比如,爱迪生在改进白炽灯前失败了上千次,但他却说,我没有失败,我只是找到了一千种行不通的方法。所以,在考试中做错了题目,不要只关注“我错了”,而是要问自己:“我能从中学到什么?”当再次出现“我考砸了”的想法时,可以尝试改为“我发现了自己的薄弱点,接下来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了”。
三、别人的优秀,不是你的压力,而是你的资源
你说看到哥哥姐姐的优秀,感到自己停滞不前,这种对比让你更加焦虑。其实我们可以换个角度考虑:他们的优秀,恰恰是你学习的资源。成长型思维告诉我们,别人的成功并不会削弱你的价值,相反,它可以成为你的榜样和动力。比如,你可以向哥哥姐姐请教学习方法,或者学习他们如何面对压力。他们的经验,可能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一旦又有对比的想法产生时,可以把“他们好优秀,我好差”的想法改成“他们能做到,我也可以努力试试”。
四、高考不是终点,而是你成长的里程碑
你提到“觉得人生都失去了方向”,但我想告诉你,高考只是人生长河中的一朵浪花,它不会决定你的一生。你可以尝试把“我必须考上好大学”改成“我会尽力而为,但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心理学家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指出,人的一生会经历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和挑战。高考只是你现阶段的任务之一,它很重要,但绝不是唯一的出路。你的未来有无数种可能,而高考只是帮你打开其中一扇门的钥匙。此刻你也可以想象一下未来的自己: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过怎样的生活?
小杰,成长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你的家人、老师、朋友,都是你成长路上的支持者。不要害怕向他们求助,也不要觉得自己辜负了谁的期待。你的努力,本身就是对家人最好的回报。
高考这条路确实很难,但你已经在路上了。你的坚持、你的努力、你的反思,都是你成长的证明。星星老师相信,当你用成长型思维看待自己时,你会发现:你不是被困在冰窖里,而是站在春天的门口,等待冰雪消融的那一刻。愿你能在老师的回信中听到自己内心的回响,在这段旅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
星星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