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是河南新高考落地实施之年。为全面展示我省高考综合改革经验成果,我们特别推出“百名校长话改革”专题,邀请全省百名示范性高中以及本科高校负责人聚焦高考综合改革,谈认识、话体会、聊经验、谋发展,用篇篇文章呈现改革智慧。快来一起品读佳作,来一场思想碰撞吧!
解放思想促改革,实事求是谋发展
泌阳县第一高级中学校长 吕国民
2022年6月,我省发布了《河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自2022年秋季我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2025年正式实施新高考模式。结合本校改革实践,现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作为高中学段教育者,我们必须对本轮高考综合改革有清醒的、正确的认识。高考综合改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利国利民,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高考综合改革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解放思想,认识到位,勇立潮头,抓住机遇,推进改革,在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中脱颖而出,实现新高考背景下学校高质量发展。
二、科学规划,立足实际
我校教育教学出现了三个主要变化:
一是实行选课教学。新高考模式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学校根据学生选课需求,分类分层设计可选择的课程,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加大了班级编排、学生管理、教师调配、教学设施配套等方面统筹力度。积极探索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强化任课教师责任,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自主管理作用。
二是实行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高中阶段是学生健康发展、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选择未来人生发展方向的关键时期。新高考后学生要面临选课、选考,对学校的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要开设覆盖三个年级的学生发展指导课程。建立专兼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指导机制。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学业发展、选课选考、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学会选择、做好自我成长规划,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实现全面的、个性化的发展。
三是实行综合素质评价。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内容,采用写实记录的方法,如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真实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学校利用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材料,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建立自信;指导学生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查摆问题,找寻差距
我们主要面临的问题:
一是“三新”背景下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认真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升。
二是“三新”背景下结合我校学生实际,需要统筹高考六个学科,加强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等实分学科的学习。对历史类而言,数学学科仍是学生需要突破的重要瓶颈;对于赋分学科,一定要抓好课堂主阵地,提高课堂效率。
三是培优方面,结合我校学生实际,优秀生在语文、数学、英语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必须对优秀生进行有效针对性精准扶弱。历史类优秀生要在强化思维、开阔视野上多下功夫。
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新高考给我们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2025首考落地,是对我们高考综合改革成果的第一次检验,我们充满了期待。高考综合改革最终目的是培养担当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是让每个生命都精彩。改革永远在路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助力我省高考综合改革走好“最后一公里”,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