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校长话改革 | 以高考综合改革为导向,健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来源: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   发布日期: 2025-05-06T15:41:53   浏览量:

2025年是河南新高考落地实施之年。为全面展示我省高考综合改革经验成果,我们特别推出“百名校长话改革”专题,邀请全省百名示范性高中以及本科高校负责人聚焦高考综合改革,谈认识、话体会、聊经验、谋发展,用篇篇文章呈现改革智慧。快来一起品读佳作,来一场思想碰撞吧!


以高考综合改革为导向,健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光山县第一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  陈先锋


摘 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我校坚持以课程规划为抓手,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方面如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真实反映学生发展状况,并通过信息确认、公示投诉、申诉复议、记录审核等监督保障手段,建立、健全、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关键词:普通高中;课程规划;健全制度;综合素质评价。

一、研究背景

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明确指出综合素质评价要反映学生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意味着高中除了要加强学科知识教学外,更要通过课程与育人方式创新,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与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强化高中生综合素质培养,是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前提和基础。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2022〕22号)中也强调:普通高中学校要依据学生成长记录,加强学生成长过程指导。

就此而言,高中学校迫切需要以课程规划为抓手,转变育人方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健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我校在且思且行的路上从未停歇脚步。

二、价值与意义

学校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有助于推动教育的改革。传统的教育评价过于重视知识的获取,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可以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潜力,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其次,它有益于发掘学生的潜能。学生具备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应当受到全面评价和鼓励,以激发他们的发展动力。最后,它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可以鼓励教师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促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探索。

三、评价指标及方法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确定合适的评价指标及方法。评价指标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科能力、社会交往、创新能力、自律性等多个方面。其中,学习成绩可以通过考试、作业和平时表现等方式来评价。强调学科能力的评价应包括学科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社会交往的评价可以通过学生与他人的互动、团队合作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等方面来进行评价。创新能力的评价可以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意表达能力和创新实践等。而自律性的评价则应当关注学生对自身行为规范的遵守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也应当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口试,我校还引入项目制评价、实践任务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等方式。项目制评价通过让学生组织和完成具体的项目任务,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践任务评价则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通过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来评价其素质能力。教师评价则是利用教师的观察、学生的反馈和课堂作业等多种方式,评估学生的学科水平、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等。

四、建立、健全具有我校特色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我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主要由综合素质评价和考试成绩两个方面组成。其中综合素质由公民道德与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五个部分组成;考试成绩由学生学科课程过程性成绩和学业水平监测成绩两部分组成。

1、公民道德与素养

(1)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2)遵守学校纪律,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国家法律。

(3)关心集体,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4)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具有社会责任感。

(5)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6)诚实守信,举止文明,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生活习惯。

2.学习态度与能力

(1)有学习的愿望和兴趣。

(2)学习态度积极,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3)能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水平,养成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

(4)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解决问题。

(5)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3.实践与创新

(1)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态度认真,效果显著。

(2)探索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初步养成在实践中发现、探究和创新的精神。

(3)敢于探索和尝试新鲜事物,有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意识。

(4)认真对待实验课程,动手能力强。

4、运动与健康

(1)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2)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身体健康。

(3)树立健康意识,培养健身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审美与表现

(1)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

(2)积极参加艺术活动,能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3)衣着整洁,举止得体,语言美、行为美。

五、具体评价办法

1、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每学期进行一次,根据评价标准,学期末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情况做出等级评价和写实性评语,评价信息由班主任登录在我校学生发展性评价记录手册上。学生的成长记录还应包括具备能够反映学生成长过程的实证性资料,要客观、公正、富有个性化,能够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

   2、分别从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大数据评价、家长课堂评价等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在学生自评中,我校事前把学生评价的意义、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向学生作出说明,提出要求。学生自评以学生自己的成长记录为主要依据,描述和分析自己在五个方面的表现、表达自己的感悟,提出自身前进的方向,并为自己在五个方面确定一个评定等级。

在教师评价中,以班级为单位,由所有任课教师组成学生教育评价小组,根据教师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对学生的前三项发展内容做出等级评价。后二项评价内容主要由相应学科的任课教师做出等级评价。

同时,我校还依托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包含学科潜能、兴趣、能力等内容的学生发展测评系统,借助大数据,加强学生的一对一个性化发展指导,从而健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在家长学校中增设学生发展指导与评价课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尤其是家长资源,聘请校外专业讲师,在我校专属的“百年大讲堂”开讲,建立家校社协同评价机制。

六、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

首先综合素质评价应建立在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手段之上,注重量化和客观性,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其次是评价结果应及时、有效地反馈给学生和家长,以便他们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改进方向。

七、结论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建设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明确评价目标、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有效的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能,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具体工作中应充分利用省内外兄弟学校的经验并加以借鉴,从而持续改进和完善,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


分享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