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是河南新高考落地实施之年。为全面展示我省高考综合改革经验成果,我们特别推出“百名校长话改革”专题,邀请全省百名示范性高中以及本科高校负责人聚焦高考综合改革,谈认识、话体会、聊经验、谋发展,用篇篇文章呈现改革智慧。快来一起品读佳作,来一场思想碰撞吧!
永葆初心以奋进之姿谱写县中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夏邑县第一高级中学校长 刘保华
作为中国教育体系里关键的一环,高考历来备受社会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变,教育的理念在更新,高考制度也必然需要与时俱进,进行必要的改革。2022年6月,河南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出炉,从2022年入学高一学生开始实行,2025年我省将迎来首届新高考。
对于县域普通高中(简称“县中”)来说,“三新”的逐步落地,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机遇在于它有助于县中教育理念的更新、课程设置的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然而,县中在迎接新高考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教育资源匮乏、学生选科指导难度大、以及学校管理和教学组织面临新挑战等。
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夏邑县第一高级中学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自2021年秋起,我校大力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三年来,学校、教育和师生都经历了显著的变革,更加健康、理性的教育生态在夏邑县第一高级中学初步形成。
一、党建引领聚合力,组织建设上台阶
2022年7月,我校党总支正式升格为党委。学校党委扛牢党建“第一责任”,不断强化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学习,联系实际,深入群众,让每一位党员都成为业务的带领人,事业的领军者,前进的推动者。四个支部于2023年春进行了换届选举并健全了组织架构,支部建在教育教学最前沿,组织建设推向新高度。两年来,校党委多次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二、教育教学求变革,家校协作同育人
自2021年秋,我校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一是探索构建“四梁八柱”管理模式。“四梁”即以时间为主线,以规范为抓手,以督查为手段,以文化为内核;“八柱”即全面德育教育,理想激情引领,高效课堂建设,卓越培养计划,周练月测制度,阅读能力培养,优质多元发展,小组社团建设。二是探索高效课堂建设。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由传统的“先教后学”转变为“课前主动预学、课上积极学习、课后自觉巩固”;教师由“单方面设想”的教学,变成“精准实施”的教学,最终形成由“基础预学”“多向导学”“智能思学”“策略固学”组成的“四时四级”教学模式。
教育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诸多家校共育实践中,寄宿制县中的成功做法很少。相对于非寄宿制县中,寄宿制县中家校共育工作的开展具有其特殊的时空局限性。夏邑县第一高级中学是一个典型的寄宿制县中,95%以上的学生寄宿在校。面对难题,我们结合校情,创设独具特色的《学生成长手册》和《家校共育明细表》两种纸质家校互动载体,实现了良好的基于“教育知情权”的家校双向沟通;通过新媒体矩阵、传统节庆、家校大联动、爱心陪餐、导师帮扶制度、校园开放日等六个互动平台,整合家校资源,营造多元教育场景,构建家校共育特色“生态圈”;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每位教师结对帮扶5至7名本班学生,建立导育关系。通过一对一帮扶,对学生直接指导,对心理问题进行诊断、疏导,感化学生作用显著。
三、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全校教职员工时刻牢记一个宗旨,就是做德才兼备教师,育品学兼优学生,办人民满意教育。夏邑县第一高级中学的办学宗旨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坚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多元优质发展。学校认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路径应当是开放和多元的,既需要整齐的草坪,也需要多样的森林,以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有关精神和“健康中国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专项行动要求,夏邑县第一高级中学于2023年春季启动健康学校建设,并于当年6月份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下一步,学校将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将健康素养融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学习与生活,系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
四、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建成标准化学校
为适应新高考选课走班等对于教室、功能室等配套校舍的刚性需求,夏邑县第一高级中学未雨绸缪,积极升级改造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的校园环境、实施设备和师生精神面貌让夏邑县第一高级中学成为夏邑县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和名片。
五、成立附属初中,探索一体化培养路径
初、高中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适应新高考、人才培养需求的探索之举。通过课程一体化、教学管理一体化和学生发展一体化的实践,学校能够更好地整合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全面、连贯的教育服务,更好地规划学生的学习进程,避免脱节,使教育教学更具连贯性和系统性。
今年暑假,夏邑县第三初级中学整体并入我校,成立夏邑县第一高级中学附属初中。夏邑县第一高级中学将充分发挥优势,教育贯通融合培养机制,为附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帮助附中发掘和培育更多优秀的学子。附中也将依托夏邑县第一高级中学优质资源,传承生生不息的学校精神,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然而,面对新高考的推进,夏邑县第一高级中学的问题和短板也显现出来。
一是生源基础薄弱。夏邑县第一高级中学生源数量充足,但优质生源相对较少。面对新高考挑战,如何突破发展瓶颈,促进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扭转生源弱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二是教师专业化成长意识不足。多数教师处于循环式经验主义教学状态,“三新”研究和课程建设相对落后。多数教师忽视专业化发展和研究成果推出。今后我校将加大对教科研投入力度。健全名师培养机制,构建成长平台。
三是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相较而言,县中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设备、课程资源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县中落实“三新”改革的步伐和质量。
我们深知,高考综合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调整和完善。但只要永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做真教育,真做教育,努力将学校打造成一个真正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地方,我们就一定会以奋进之姿谱写县中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