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高考过后四种招生骗术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日期: 2008-06-18T11:13:14   浏览量:


  (新华社信息北京6月18日电) 又是一年六月时,高考吸引了千家万户的眼球。有些人分数不够,却想上大学,读重点,考军校。骗子们也发现了这一重大商机,乘虚而入,借此敛财。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上当受骗。《人民法院报》载文指出,为了防患于未然,考生家长应该了解高考,审视高考,识别骗术,远离犯罪。

  ——贩卖答案 行骗数省

  陈某、曾某狼狈为奸,看到电视上利用手机发布短信,假借高考答案进行诈骗的报道后,不是引以为戒,而是如蝇逐臭,如法炮制。辗转他乡,利用短信群发器大肆发送出售高考试题答案的短信息,抛出所谓特大喜讯,出售高考试卷标准答案,绝对保真。同时该信息还留下了出售者的3部手机电话号码。许多家长盼望孩子一举成名,考上大学,不辨真假,迫不及待地向陈某、曾某指定的账户寄出了高价的答案钱,斥资成千上万元为考生购买标准答案。就在高考前短短几天,陈某、曾某就诈骗得手10余起,涉及赃款6万余元,涉案范围遍布数省。

  法官提示:知道试题答案,高考当然可以轻松胜出,那些上当受骗的家长心里正是这样想的。孰不知,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高考试题答案属于国家秘密,考生家长们不会拿到手,骗子们自然也不会拿到手。按照教育部、中宣部、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发布的《国家教育考试安全保密工作规定》,试卷必须在国家保密局确定的国家统一考试试卷定点印制单位印刷,试卷的运送、发放和保管以及答卷回收、运送、保管等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

  ——花钱上学 诈骗数万

  刘某的女儿参加高考,分数没有达到重点线,却想上重点大学,这本来是异想天开、不切实际的事情。但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可不,一心一意想着发财,苦于没有找到捷径的窦某,可就时时刻刻惦记着刘某女儿上重点大学的事。三天两头的往刘某家跑,为他出主意,想办法。刘某想让女儿破格上重点,却老虎吃刺猬,不知从何下手。这对于窦某来说,正中下怀,说自己上面有人,保证能办成。刘某感激涕零,认为窦某是雪中送炭,一门心思靠他给女儿办重点,花钱多少在所不惜。一来二去,刘某给了窦某7万元钱,但是,女儿的重点还是打了水漂。大学不但没有上成,钱也要不回来,刘某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经报案侦查起诉,法院最终以诈骗罪判处窦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一万元。

  法官提示:上当受骗的家长往往误以为高考投档可以随心所欲。其实,省级招生办划定的批次分数线是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实际分数计算确定的,是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省级招生办向录取院校投档,也是有章可循的。在统考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高等学校一般应在本校招生计划数的120%以内,确定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省级招生办按高等学校的调档要求向其投放考生电子档案。即使达到批次分数线也不见得能够投档,没有达到批次分数线,就根本不可能被投档,也不要奢望被录取。骗子们的骗术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家长们只要了解点投档录取规则,就不会相信骗子们的鬼把戏。

  ——假冒主任 轻松得手

  卢某为牟取暴利,瞅准了高校招生这个生财之道,自称是某高校的招生办公室主任,能够让考生随心所欲地到该校上学。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卢某也不是“省油的灯”,要想能让孩子上得了理想大学,必须给卢某上“香”进“贡”。但是,只要孩子能上个好学校,家长们不惜血本,不惜代价。卢某轻松地骗到了两位家长数万元钱。后来,一位家长对卢某的身份产生怀疑,向司法机关报案。卢某才暴露出庐山真面目,原来他根本就不是什么高校招生办公室主任,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连那个高校的大门朝什么方向开也不知道。

  法官提示:上当受骗的家长不仅误以为投档是随心所欲,更加认为录取也是招生院校为所欲为。其实不然,按照高考录取规则,高等学校拟录取的考生要报经考生所在省级招生办核准,并加盖省级招生办录取专用章备案。

  高等学校根据经省级招生办核准备案的录取考生名册填写考生录取通知书,加盖本校校章,连同省级招生办提供的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直接寄送被录取考生。没有省级招生办的审批,录取通知书就没有效力,这也是识别录取通知书真假的主要方法。同时,现在实行远程网上录取,招生院校并不上门招生,知道了这一点,就可以识别并且拒绝招生骗子们的“上门服务”。

  ——军校招生 诈骗百万

  李某的男友王某在部队工作,李某与王某便打起了借军校招生骗钱的歪门邪道。二人仿造军校的录取通知书、体检表、介绍信,专门找亲戚朋友下手。两人的手段并不高明,挖空心思说是可以办理军事院校的国防生。恰巧亲戚朋友们对于孩子上军校昼思夜想,渴望已久,对于李某王某的骗人伎俩深信不疑。这样,两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联系到9名愿意花钱上军校的主儿,轻轻松松地拿到了102.5万元。事情败露后,两人退还了部分款项。李某被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1.2万元。王某因为是现役军人,将由军事法院另行处理。

  法官提示:其实,李某与王某的骗术是很好识别的,因为军事院校根本就不招国防生,只有地方普通院校才招国防生。家长们上当受骗就是因为对于军事院校招生的无知,认为军校招生主要靠拉关系走后门。的确,因为军事院校培养的是军事人才,对于考生有特殊政策,因此报考军事院校考生,在体检军检的同时,还要进行面试。军检的标准要高于一般体检,面试标准主要参照体检进行目测。因为军事院校招生要进行面试与军检,考试分数高的考生不一定就能够被录取。但是,这不是因为拉关系走后门,而是因为面试与军检不合格,不能适应军队需要。许多家长因此存在误解,骗子们也乘虚而入,招摇撞骗,使得军事院校成为高考诈骗的重灾区。对此,要提高警惕,严格防范。

分享到:

相关阅读